分享到: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12年,既任重道远,又眨眼一瞬。从新生部门到技术标兵,从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到80多人团队的创新之军。2019年,正元地理信息研发中心再一次成为行业焦点: 9月21日,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668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研发中心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井盖自动报警系统力保城市窨井安全,“智慧管网”守护城市地下“生命线”,智慧地下空间信息平台助力雄安新区“透明城市”建设,“正元地球”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这些系统把城市的地下空间全面真实地展现出来,堪称“遁地”神器。而这些神器,除了功用巨大,还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一系列研发项目累计为公司带来超过8亿元的经济收入。同时,创新之举日积月累形成的专利和论文,也最终化为实践,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
栉风沐雨十二载,春华秋实满庭芳。正元地理信息研发中心的发展故事,值得被记录。
12年壮大之路,缔造“零事故”佳话
正元地理信息研发中心的前身是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2月。创立之初,研发中心只有寥寥数人 ,4年时间,拓展到15人。随着人员扩充,中心业务不断发展,承担起一些公司从未尝试的项目和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发,逐渐培育了数字城管、公共安全应急、RFID三个研发方向。2014年正式更名为正元地理信息研发中心。如今,研发中心有员工80多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拥有众多GIS、计算机、地质、数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和经验丰富的开发及技术管理人员。高学历、高水平带来高效率、高业绩,正如研发中心主任潘良波所言,“凝心聚力,提高效率”,已经成为这支精英队伍的统一共识。
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周文先后参与了正元地球三维GIS平台等多个重点项目的诞生,见证了研发中心历史性的转折和突围,同时也感受到了这支队伍的日益强大和成熟。2013年,有着多年应用软件开发经验的周文被委以重任,作为主要责任人之一进行公司三维GIS平台的自主研发。过去,公司在项目中使用的都是国外平台,成本高,技术依赖大,而周文和他的团队的任务就是摆脱这种技术“绑架”,为公司甚至行业带来更强的自主能动性。他始终记得从济南刚到北京的那段日子,研发中心只有四五个人,他的新婚妻子在济南,他那种状态颇像破釜沉舟的创业者。
当时有着不少难题。首先是人才紧缺,尽管常常去各大高校物色人才,但初创的项目组几乎没有收获——三维GIS平台研发需要兼备计算机图形学和地理学知识,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周文等人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打造出一支10人团队。
其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那一段时间,项目组每天基本都工作、学习到晚上9点,恶补新技术、新知识,不断跑到北京的西北边参加培训会和论坛,周末一定有一天是在工作。常常,整栋大楼只有研发中心的灯彻夜闪亮,最后连楼下的保安都认识了这群奋斗者,常常感慨道:“这几个年轻人真是够拼的!”
因为加班、熬夜,周文患上神经性耳鸣,不得不休假住院,而那段时间竟是他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当时,他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半年多了。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孩子发烧,但他不得不赶回北京处理工作,妻子有些埋怨,最后甚至撂下狠话,周文说:“那个时候深深自我怀疑,觉得我是不是应该留下来。”然而任务当前,周文还是怀着忧虑和愧疚选择了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和坚持下,2015年,正元地球三维GIS平台应运而生,平台涵盖二三维地理信息管理、发布共享、应用,在公司50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不仅突破了国外平台对项目的技术垄断,更切实地为公司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事实上,在研发中心,像正元地球三维GIS平台这样的科技“神器”还有许多,而它们的诞生过程也都有着各自的艰辛与曲折。这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背后,来自整支队伍对质量和效率的坚持。12年的探索之下,研发中心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产品和技术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12年来,研发中心一直保持“0”安全事故。一方面,这得益于到位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仅积极组织员工参与专业技能培训,还定期选拔优秀员工深造。可以说,研发中心有着一套完备的人才培育体制。另一方面,这也来自员工自身的匠人精神。为了攻克难题,加班加点成了稀松平常;为了创新研发,头脑风暴随处可见。于是,智慧管网、智慧地下空间、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等各项成果孕育而生,仅是2018年,研发中心就累计完成了18项国家、省市等科技计划申报,荣获科技创新型优秀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
由团队初创至成绩颇丰,凝聚力就是正元地理信息研发中心的精神内核。凝心聚力,来自于相同的信念与目标。作为公司基础性、核心技术的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打造“一流绿色资源环境服务商”的发展战略,砥砺前行。
执着练就软实力,科技守护一座城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从此,“千年大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而研发中心的智慧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把这座千年之城的地上地下空间直观地展现在建设者面前。作为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的标杆项目,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将地质、地下构建筑物以及地面基础地理信息、倾斜摄影等现状与规划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全要素、全资源、全空间的一体化管理方式,满足新区全空间资源管理,特别是隐蔽地下空间管理,定制研发了新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重大工程选址规划等辅助决策应用功能。可以说,这套系统对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率、行政管理效能,以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都起到了显著地推进作用。
2019年,“宿州智慧管网项目”竣工,研发的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将城市的地下管网信息展现得一览无遗,智慧管网实现对防汛内涝、排水、供水、市政井盖、路灯环卫等主要业务运行情况的监管决策分析,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
而在杭州,研究中心主导城市地质大数据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撑平台建设,通过强化大资源、大环境、大数据的思想,以满足杭州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成果向应用服务转化为目标,建立杭州城市地质大数据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撑平台,推动地质信息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流程,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赋能,全面提升地质工作参与城市治理决策和服务水平。
这些技术和创新,就像一座城市的隐形盔甲,守护着城市的安全。而这件盔甲的创造者,就是正元地理信息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年轻、肯拼、创新,是这群创造者的标签。总工是80后,员工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在研发中心,办公区域的设计现代且充满活力,让人觉得这里像一个生机勃勃的IT公司,与传统认知中古板、沉闷的“研究中心”截然不同。为了带动研发团队的积极性,研发中心积极实施《研发中心研发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研发中心产品收益分红管理办法》等研发课题考核、研发项目分红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待遇,也保证了研究人员的权益。
当然,每一次研发的突破,都离不开集团的支持。在研发中心更名后,集团领导就研究确定了总部和基层“两级”研发体系的布局,集团总工程师李学军总是抽空参加中心大大小小的活动,为团队鼓舞士气;几百页的方案,从来没有一丝懈怠;他还积极为中心的研究团队提供资源和条件,让年轻人参加各种会议,学习新科技……不难想象,研发之路从不平坦,年轻的团队会受挫、会失败,也会疑虑、踌躇,甚至失去信心。每当这时,中心主任潘良波总会对员工说:“新技术攻坚有困难这是正常事,一帆风顺说明我们攻克的就不是行业难题了。记住,我们就是要成为站在行业技术的最尖端的人,课题经费你们不用愁,你们就踏踏实实搞研发。”
因此,整个团队都有了“敢说话、敢创新”的精神面貌:大讲堂、知识竞赛等活动必不可少;在同事的交流群里,有时半夜还在进行技术探讨;中心还会给员工提供大量培训机会,包括ESRI、超图等国内外知名GIS企业的大会等等;同时,中心承建了顺义区第三批、第四批和第五批人才培养计划,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搭建的“技术研发中心”,实现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通过“以研促培”模式实现专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而这些人才,不仅成为研发中心的中坚力量,也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早在2016年,为了发展智慧城市业务,公司从研发中心抽调一批精英干将,组建了智慧城市公司。3年来,这个以原研发中心员工为核心的新团队,不仅每年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推动公司成为国内地理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地上地下全空间智慧城市建设服务运营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年轻人,需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一个年轻的团队同样如此。12年里,研发中心经历过筚路蓝缕的岁月,也坚持了不懈奋斗的情怀,因为有着对科技的执着,有着对城市建设的责任,才成就了一项项专利,一个个荣誉。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过去的12年,研发中心硕果累累。“智慧地下空间”、“智慧管网”、“正元地球”、“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等等,这些结晶被应用到雄安新区,安徽阜阳、宿州,山东济南、东营、鱼台,北京西城和顺义等城市和地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获得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智慧地下空间信息平台已获得软件著作权9项;智慧管网的相关成果已申请获得相关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城市井盖监控预警数字化管理平台》产品先后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等7项奖励;“正元地球”三维平台成果已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国家发明型专利1项,并获批顺义区人才工作创新项目1个……
如今,2019年即将过去,2020年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而研发中心的征程越走越远。在未来,研发中心将以地理信息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作为核心任务,紧密围绕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两大基础平台和以智慧地下空间和智慧管网为代表的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持续创新与投入,全面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助力公司打造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地上地下全空间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
显然,这一支创新之军的追梦之旅,仍在继续;而那些让城市更加美好的“遁地”神器,也一定会不断带来新的惊喜。